大营子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索 引 号 11130535762087333M/2025-00397 主题分类 减灾救灾
发布机构 赤峰市林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林大政发〔2025〕75号
成文日期 2025年5月23日 公文时效 有效
索 引 号 11130535762087333M/2025-00397
主题分类 减灾救灾
发布机构 赤峰市林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林大政发〔2025〕75号
成文日期
公文时效 有效

大营子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贯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建立高效、统一、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促进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赤峰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林西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林西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大营子乡的气象干旱、大风、沙尘暴、寒潮、暴雨、暴雪、霜冻、高温、大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气象灾害防治应急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响应、及时处置。

1.5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

总指挥由政府乡长李勇担任,副总指挥由人大主席韩伯冰担任,各站所办各负其责。

2.2指挥部办公室

韩伯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3指挥部职责

2.3.1应急指挥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乡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研究解决气象灾害防御和救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指导各行政村、各站所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

2.3.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执行应急指挥调度指令,贯彻落实应急指挥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组织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应急指挥指示,传达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指令;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3指挥部成员职责

气象: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及时提供各类气象信息;为指挥部启动和解除应急响应、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民政:负责受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对象的救助工作,组织做好因灾遇难人员遗体处置工作。

财政:负责气象灾害救灾及应急处置资金的筹集、安排、拨付及使用的监督管理。

水利:负责水情和汛情监测,提供旱涝灾害等灾情影响分布信息,负责提供区域内河流、水域、水库分布信息。

业站:负责监测、发布农牧业灾情,提供农牧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牧业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指导农牧民恢复灾后生产。

应急:协调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重大以上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领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核查、通报灾情

卫生院:开展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健康教育、风险沟通等紧急医学救援及保障。

本预案未列出的其他站所办,根据指挥部指令,按照本部门职责和事件处置需要,全力做好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3.气象灾害预警

3.1气象灾害预警发布

3.1.1发布制度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由气象站负责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1.2发布内容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2气象灾害预警准备

行政村有关站所应当做好气象灾害预警的信息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应急处置

4.1信息报告

各行政村应及时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损失以及防御等情况,迅速向应急指挥报告。

4.2启动条件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一般()、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

(1)达到本预案规定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见附则8.2);

(2)林西县启动相应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涉及我的;

(3)气象灾害已对经济社会、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并将持续。

4.3启动流程

当符合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时,指挥部应迅速研判,对气象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签署发布和解除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命令。应急响应启动后,由指挥部办公室向全发布启动相关应急响应的通知。根据处置需要,可作出变更应急响应级别的决定。

4.4现场处置

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乡政府统一组织,各站所办按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负责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威胁人员,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公共设施抢修、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等工作。

4.5响应解除

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指挥部或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降低或解除响应状态命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气象灾害结束后,政府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做好灾害救助和灾民安置、灾害现场清理等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5.2总结分析

应急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及各站所办要及时对灾害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防灾应对工作水平。

6.应急保障

6.1人力保障

成立民兵等应急救援队伍,对气象灾害进行处置。

6.2物资保障

有关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

6.3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设立场所及路线标志,制订完善紧急疏散办法和程序,确保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及时、安全躲避。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政府领导下,定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预案演练应立足于实战,强化应急责任,熟悉应急程序,检验应急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响应水平,并为修订和完善预案提供依据。

7.2宣传培训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及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应急队伍培训机制,使指挥部成员和社会公众熟练掌握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8.附则

8.1名词术语

气象干旱: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可能对农业、牧业、林业以及人畜饮水等造成危害。按照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可以将气象干旱分为五级 (GB/T2048):

等级

类型

MCI

干旱影响程度

1

无旱

-0.5<MCI

地表湿润,作物水分供应充足;地表水资源充足,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

2

轻旱

-1.0<MCI≤-0.5

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作物轻微缺水,叶色不正;水资源出现短缺,但对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3

中旱

-1.5<MCI≤-1.0

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作物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水资源短缺,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4

重旱

-2.0<MCI≤-1.5

土壤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出现干土层(1cm至

0cm),作物出现枯死现象;河流出现断流,水

资源严重不足,对生产、生活造成较严重影响。

5

特旱

MCI≤-2.0

土壤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出现较厚干土层(大于

0cm),作物出现大面积枯死;多条河流出现断流,水资源严重不足,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大风:短时阵风大于或等于8级(大于或等于17.2米/秒)的风。可能对农业、交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寒潮:指强冷空气大规模侵袭活动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可能对农业、牧业、交通、人体健康、能源供应等造成危害。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计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可能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按降水强度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级:暴雨为24小时降水量50~99.9毫米之间;大暴雨为100~24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雨为250毫米及以上。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计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可能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按降雪强度分为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三级:暴雪为24小时降雪量10~19.9毫米之间;大暴雪为20~2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雪为30毫米及以上。

霜冻: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不管是否有霜出现。

高温:指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现象,可能对农业、牧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低温:一定时段内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现象。可能对农业、牧业、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雾: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可能对交通、电力、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按照能见度分为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四级,其中大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0米且小于1000米;浓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200米且小于500米;强浓雾为能见度大于等于50米且小于200米;特强浓雾为能见度小于50米。

雷电:指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可能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8.2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8.2.1I级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暴雨:预计未来48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持续出现特大暴雨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已出现大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雨天气,并可能造成特别严重中小河流洪水。

暴雪:预计未来48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持续出现大暴雪天气,且局部将出现特大暴雪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出现暴雪天气,且局部出现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暴雪天气,积雪特别严重,对道路、交通等产生特别严重影响。

气象干旱:全乡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和影响,超出我处置能力,需要由级及以上组织处置的,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Ⅱ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周边地区时。

8.2.2Ⅱ级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暴雨:预计未来48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持续出现大暴雨天气,且局部地区将持续出现特大暴雨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已出现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大暴雨,且局部地区将持续出现特大暴雨天气,并可能造成严重中小河流洪水。

暴雪:预计未来48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持续出现暴雪天气,且局部将持续出现大暴雪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出现暴雪天气,且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大雪天气,积雪严重,对道路、交通等产生严重影响。

气象干旱:全大部分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15℃以上,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Ⅲ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时。

8.2.3Ⅲ级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暴雨: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出现大暴雨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已出现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出现暴雨,且局部地区将出现大暴雨天气,并可能造成较重中小河流洪水。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出现暴雪天气,且将出现大暴雪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出现大雪天气,且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大雪天气,有较重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较重影响。

气象干旱:全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至少2个以上行政村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

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出现平均风力10级以上大风天气。

高温:过去48小时最高气温连续达39℃,预计未来48小时仍将持续出现39℃及以上高温天气。

低温:过去72小时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

霜冻:预计未来24小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

大雾:预计未来24小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强浓雾天气,部分地区特强浓雾,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

灾害性天气已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以及上述灾害已经启动Ⅳ级响应但仍可能持续发展或影响其他地区时。

8.2.4Ⅳ级应急响应启动标准

暴雨: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出现暴雨天气,且局部地区将出现大暴雨,并可能造成中小河流洪水。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行政村将出现暴雪天气,有积雪,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

气象干旱:全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

大风:预计未来24小时将出现平均风力8级以上大风天气。

高温:过去48小时最高气温连续达38℃,预计未来48小时仍将持续出现38℃及以上高温天气。

低温:过去48小时出现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小时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

霜冻:预计未来24小时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

大雾:预计未来24小时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浓雾天气,部分地强浓雾,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

林西县大营子乡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3日         



【字体: 】 【打印】【关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