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地镇玉米风干产业园正式启运
秋收以来,林西县官地镇玉米风干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伴随着输送设备的运转,首批玉米缓缓进入风干仓,标志着官地镇玉米风干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迈入高效节能的新阶段。风干仓前,经过前期脱粒处理的玉米颗粒饱满,顺着专业输送装置有序“入住”,即将开启为期一周的风干之路。作为服务官地镇10万亩玉米种植示范带的关键项目,林西县玉米风干产业园总投资达2200万元,占地14亩,建成6组风干仓,每组仅需7天就能完成220吨玉米的风干作业,切实为官地镇玉米产业撑起“保障伞”。

相较于传统烘干方式,风干技术的优势格外突出,无需消耗大量能源加热,从源头降低产业园运营成本,让农业生产更“省钱”;低温通风的环境能最大程度锁住玉米的营养成分,保留颗粒的完整性,避免高温烘干导致的口感变差、品质损耗问题,让玉米在后续储存、销售中更具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整个风干过程零废气、零废水排放,完美契合绿色农业发展要求。
“往年收完玉米,最愁的就是晾晒问题!赶上阴雨天,玉米堆在院子里两三天就发霉,好好的粮食卖不上价,心疼得睡不着觉。现在好了,刚收的玉米直接拉到产业园卖,不用自己费劲翻晒,省了不少心!”官地镇上官地村村民李金会拉着满满一车玉米开心地说,“而且收购价每斤0.55元,我刚这一车就卖了2000多元,比往年多赚好几百,这实惠真是看得见摸得着!”

“以前卖玉米先把玉米棒堆在家里,晾的差不多了再脱粒,脱完还得雇车运到收购点,来来回回倒运好几遍,油钱、运费加起来是笔不小的开支,还耽误功夫。现在产业园直接收玉米棒,一步到位省去‘储棒—脱粒—运粒’的二次倒运环节,我今天拉着玉米棒过来,当场就能结算,真是太方便了!”刚办完收购手续的农户周庆海攥着单据,跟身边的乡亲们分享喜悦,“这玉米风干项目就是给咱们老百姓办实事的好项目,解决了咱们种地最头疼的难题,希望这样的好项目能多推广!”
据负责人俞凤梅介绍,截至目前,产业园已收购玉米2000吨,完成风干后的玉米将作为饲料原料运往河北、湖南等地。

玉米丰收添“底气”,农户增收乐“心头”。此次玉米风干工作的顺利启动,不仅有效破解了玉米“晾晒难、储存难、卖价低”的处理困境,更通过“直接收棒、省去倒运”的创新运作模式,切实为农户降本减负、拓宽增收渠道,让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下一步,官地镇将以玉米风干产业园启运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园运营机制,推动玉米产业链延伸,助力官地镇从“玉米种植大镇”向“玉米产业强镇”转型,为林西县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让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的红利惠及更多农民群众。
蒙公网安备15042402150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