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林西县2023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3-20
字号: 打印
 
林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林西县2023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扎实做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发挥资金集聚规模效应,提高财政涉农资金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益,确保集中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3年脱贫旗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工作的通知》(内财农〔2023〕240号)文件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旗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内财农〔2021〕812号)文件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内财农规〔2022〕4号)文件的规定,并结合我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赤峰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按照“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盟市旗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农牧业产业发展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按需求将涉农资金整合捆绑使用,提高资金整体效益,集中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主要目标:以巩固脱贫成果为目标,以提升脱贫成效为导向,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以产业扶贫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确保已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固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整合优化财政涉农资金,发挥资金集中投入的规模效应,优化投资结构,

优先支持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项目建设。二是坚持规划引导、项目搭台原则。依据林西县《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农牧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增强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脱贫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坚持涉农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原则。围绕主导产业投入,使各项资金相互补充,产业各环节功能配套完善,在较短时间内把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四是坚持政府宏观指导与部门职能发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明确财政涉农工作目标和资金投入重点,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理配置财政涉农资金,保证政府确定目标的有效实施。

二、整合资金规模

根据中央、自治区、市下达统筹整合范围资金,2023年计划整合资金18978.21万元,其中:

(一)中央资金7018.2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262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283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提升任务)33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735.21万元。

(二)省级资金1021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535万元;巩固拓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67万元;易地搬迁后扶资金2805万元。

(三)市级资金1750万元,其中: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0万元。

三、整合资金投向

计划整合资金18978.21万元,实施31个项目。其中:用于农业产业发展方面21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13438万元;用于易地搬迁后扶方面4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2805万元;用于乡村建设行动方面6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2735.21万元,预计带动脱贫人口13712人。资金投向及建设内容如下:

(一)农业产业发展方面21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13438万元,其中:

1、林西县大营子乡二八地村观光农业示范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大营子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大营子乡二八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1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

2)省级资金4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

3)市级资金400万元。其中: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2000亩玫瑰种植及精深加工基地。

2)建设生态采摘园100亩。

3)建设富康新村、三楞子山村、那斯嘎吐村2.1公里通村公路及村庄街巷硬化项目。

4)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包括修建公路挡水墙、明渠、拉架压缩站,购买垃圾箱等。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大营子乡福山旅游区、二八地村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建设玫瑰种植及精深加工基地、采摘园,建立健全产业链条。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流转土地20000亩,每年流转费为500元/亩。农户通过收益分红受益。项目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按经营性资产注资额的5%收取。收益资金除了保证村民二次分红不低于200元/亩/年外,其余资金统筹用于全乡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积分制管理等工作。农户通过经营增收。项目建成后,可带动脱贫户直接参与经营特色农业、采摘农业,经营者预计增收0.3万元/年。农户通过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乡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可在特色农业示范带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项目所在行政村22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0.3万元/年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

该项使用衔接资金建设完成后,产权归二八地村集体所有,由种植大户经营,采取集中经营方式,带动脱贫户35户、47人,辐射带动农户145户、269人,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建设时限:210天。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壹 级。带动农户增收:≥ 0.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年产值:第一年不产生收益,第二年以后≥400万元。务工工资:≥20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269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47人。受益人口满意度:≥ 95%,工程使用年限≥ 20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2、乡村旅游种植基地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新城子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下场村、元宝山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0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

2)省级资金6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 流转土地600亩建高标准种植基地、经济林400亩、防护林50亩,机电井2眼、160kv变压器1台、田间作业路3000米、输水管道25000米。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项目建设及后期管护可增设用工岗位,吸纳周边40余人参与务工,年增收约4000元;二是项目投产运营后,带动30户农户依托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年人均增收约10000元;三是流转30人土地500亩入股,由政府经营,每年按净收益的40%给股民分红,预计每年获得药材收益股金分红60万元,每人增收20000元。 

项目绩效目标:流转土地600亩建高标准种植基地、经济林400亩、防护林50亩,机电井2眼、160kv变压器1台、田间作业路3000米、输水管道25000米。建设时限:10 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4年7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合格 级。带动农户增收:≥0.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年生产产品数量:≥1000亩。年收入:≥5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80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7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工程使用年限≥10年。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3、福山乡村旅游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实施地点:大营子乡二八地村、三楞子山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3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75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50万元;

3)市级资金55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水塘建设工程10000平方米;公共厕所6处;生态采摘园建设200亩。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项目建成后,能够建成旅游业+4+N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连接机制,当地的两个村120户234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土地征占补偿和土地流转租金;可安置稳定就业岗位50个,人均劳务收入3.5万元/年;可以依托景区建设农家院和出售特色农产品(另有规划),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民俗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态,可带动100人稳定增收3万元/年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县政府,由第三方经营,将成为我县打造“草原首驿 多彩林西”旅游名片的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品牌,将进一步补充周边地区的草原旅游服务内容和产品项目,吸引外地游客向林西县延伸,按照年接待10万人次,人均消费100元/天计算,年旅游综合收入可增加1000万元。可安置稳定就业岗位50个,人均劳务收入3.5万元/年,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民俗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态,可带动100人稳定增收3万元/年以上。

建设期限:2023年5月—2023年11月

4、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培树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县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5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围绕全县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以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生产加工企业为市场主体,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协作,构建统一权威、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农产品源头可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消费安全。依托农产品溯源体系提高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围绕林西县“草原首驿·多彩林西”定位,挖掘区域主导产业菜、果、药、牛、菌、蔬菜、杂粮等价值卖点,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软件系统:包括种植溯源、养殖溯源、集散溯源、加工厂溯源、屠宰溯源、公共服务查询、溯源监管、品牌培树等模块。

硬件设备溯源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土壤检测器、温湿度传感器、太阳能发电板、智能耳标、普通耳标、溯源码打印设备、蓄电池、弱电箱、信号放大器、无线网络传输设备等;显示设备:包括LED显示屏、LED发送盒、视频拼接器、配电柜等;查询设备,触摸查询一体机等;其他设备。

存储设备:存储空间满足两年内存储30路摄像头及系统代码和运行基础数据存储容量空间。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一是种植、养殖农户通过平台对农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可进行全程监管,节约种养殖户人力资源;二是监管部门通过在线监控强化产品监管,提升综合监管效能。三是打造地区品牌,消费者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查询产品溯源信息和质量信息,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地区农产品的认知度,带动农产品销量,提高农产品品牌附加值,预计辐射种养殖户500户,900余人。

围绕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完成带动不少于100户农户,通过生产初级产品获得生产经营销售金额提升;带动200人在各子品牌生产企业务工获得薪金。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林西县人民政府所有,系统为农产品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农产品相关信息,节约监管成本;为有关农产品和产品经营者提供农产品追溯信息的登记和查询服务,节约沟通成本;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农产品的追溯信息查询服务,节约信息获取成本。

2023年年底前,完成1个农畜产品母品牌、3—5个子品牌培树,打造良好的区域母品牌效应,拉动子品牌附加值提升5%以上,持续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拉动各乡镇主导农牧产品形成品牌效益,带动子品牌原材料生产农户不少于100户、300-400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项目建设完成,相关内容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林西县人民政府所有,由林西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5、林西县2023年支持脱贫人口发展庭院经济“六小”产业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县9个乡镇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4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1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投入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的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小手工、小电商、小作坊等到户庭院经济“六小”产业项目。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覆盖全县101个行政村,计划覆盖享受政策脱贫人口13163人和未取消风险监测人口685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通过自身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小手工、小电商、小作坊等到户产业项目拓宽增收渠道,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劳动力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和未取消风险的监测户,要根据政府奖补资金进行1:1配比方式发展庭院经济“六小”产业项目。无劳动能力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和未取消风险的监测户,可以通过孝老爱亲基金方式1:1.5配比进行补贴,也可以通过代养代管发展庭院经济“六小”产业项目。

项目绩效目标:到户庭院经济“六小”产业项目100%覆盖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未取消风险监测人口;受益户满意度达95%以上;项目奖补标准1000元/人。

建设期限:2023年5月—2023年11月

6、新城子镇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老虎石沟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4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2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50万元;

2)省级资金2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流水线设备加工车间900平方米,地面硬化10000平方米,300平方米冷库装修及设备安装,及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一是生产经营有售金,带动脱贫户4户9人,辐射带动农户53户120人参与中药材生产种植,年人均增收4000元;二是基地务工有薪金,农户在生产基地务工获得的薪金村民培训后可参与务工,直接提升收入,预计年用工量200人、务工90天,年人增收约9000元;三是土地流转有租金,项目投产运营后,带动农户以土地入股或依托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年人均增收1200余元。 

项目绩效目标:新建流水线设备加工车间900平方米。地面硬化10000平方米,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95%。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合格 级。带动农户增收:≥0.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120吨。年收入:≥2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120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工程使用年限≥10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2023年11月

7、2023年新城子镇果树更新提档升级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大金沟村、老虎石沟村、七合堂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26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

2)省级资金16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用于1400亩经济林基础设施配套(机电井2眼、50kv变压器1台、80kv变压器1台、输水管道10000米);修建水平梯田950亩;实施果树更新950亩(七合堂村500亩,老虎石沟村400亩,双井村50亩)。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设完成后,产权归新城子镇政府所有,由农户自主经营,预计带动脱贫户5户9人,辐射带动农户140户299人,年人均增收4000元。一是带动农户自主经营经济林,可带动85户农户,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二是可增加用工岗位20个,年人均增收4000元;三是土地流转有租金,流转土地400亩,涉及农户110户,每亩400元,户均增收约1000 元。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建设1400亩经济林基础设施配套(机电井2眼、50kv变压器1台、80kv变压器1台、输水管道10000米),950亩水平梯田,果树更新950亩。建设时限:8 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9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95%。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 合格 级。带动农户增收:≥0.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800亩。年收入:≥5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229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9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工程使用年限≥10年。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8、上官地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官地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官地镇上官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8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5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80万元;

2)省级资金27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7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占地170亩,计划新建食用菌棚60栋,其中:出菇棚48栋、发菌棚12栋,保鲜库700平,给水管网2800米、自动化上水装置1套、道路15000平、400kw变压器1台等基础设施。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增收,上官地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流转主体为种植产量较低的一般耕地,流转期限为10年,流转费每年每亩600元左右,共流转土地170亩;项目建成后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租金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型公益事业、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补贴等;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镇范围内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产业园内优先就业,可季节性务工或临时性务工,预计将吸纳62名左右的农户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项目绩效目标:官地镇上官地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准时开工、按时完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一是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收益金额为投资额的5%,租金收益60%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救助、小型公益事业。二是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另一方面将吸纳62名左右的农户进行季节性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通过项目实施可使80户192人获得收益,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脱贫人口3户6人。

建设期限: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

9、万亩环城产业带—大井镇大川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大井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大井镇大川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5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2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150万元;

2)省级资金6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万元;

3)市级资金24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40万元 。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出菇棚10栋(含每栋3排出菇架),监控室1座。建设菌棒加工车间及灭菌车间1169.4㎡及相关配套设备(包括蒸锅9套、烘干设备1套、空气能2套、上料设备1套、蒸汽锅炉2台,地磅1个、打捆装袋设备5台等)。水电配套设施,包括100KV变压器2台,供电电缆4350m,架空导线2750m,井房及泵房各2座,闸阀井4座,室外给水管道7491.56m。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大井镇政府所有,移交给大川村委会管理,采取村企合作方式,由合作社经营,年收益金按5%收取。其中,20%用于扶持产业园区日常维护、10%用于村集体经济、70%用于统筹全镇公益岗人员公资、小型公益事业等。自主经营增收,项目建成后,可带动10余户农户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扩大种植食用菌面积,经营每个大棚预计增收2万元左右;收益分红增收,项目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资金统筹用于全镇脱贫(监测)公益岗工资、小型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维护、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积分制管理等;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镇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在产业园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3个行政村45人务工就业,其中5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土地流转增收,土地流转70亩,年租金为每亩500元,涉及农户10户23人,人均增收1500余元。

项目绩效目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食用菌20万棒左右,建设时限:210天(7个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0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2级,带动农户增收≥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 食用菌20万棒,年产值≥10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78人,其中,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11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0%,工程使用年限≥10年。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10、沿查干沐沦河农耕示范带—大井镇优质育肥牛基地项目二期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大井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大井镇红星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3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10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

2)省级资金200万元,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现代化肉牛养殖小区围墙1200米,硬化小区内场地及道路9500㎡,购买200KVA变压器1台,自动化喂养设备4套,牛粪处理机器加工成肥料一体化1套,清粪车1台,撒粪车1台,粪污化粪池1000m。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大井镇政府所有,移交给红星村委会管理,采取村企合作方式,由合作社经营,年收益金按5%收取。其中,20%用于优质育肥牛基地日常维护、10%用于村集体经济、70%用于统筹全镇公益岗人员公资、小型公益事业等。自主参与经营增收,基地建成后优先为脱贫户提供肉牛寄养服务。农户可购置肉牛寄养在合作社,每头牛的利润为每年7000元左右同时和附近2个村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供应基地饲草料,发展饲草料种植产业,可带动农户12户24人。其中脱贫人口1户2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收益分红增收,项目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资金统筹用于全镇公益岗工资、小型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维护、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积分制管理等;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镇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在育肥牛基地优先就业,预计可提供长期岗位6人,其中脱贫人口1人 ,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出栏育肥牛数量200头左右,建设时限:210天(7个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0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  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建设安全等级: 2 级,带动农户增收:≥ 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  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 200头牛,年收入:≥30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 30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3  人,受益人口满意度:≥  90% ,工程使用年限≥10 年。 

建设期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

11、统部镇万亩种养循环现代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统部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统部镇统部村、水泉村、五四村、两间房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5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4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150万元;

2)省级资金100万元,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购置美诺9335型青储机1台、新疆牧神玉米收获机1台、迪马猛禽茎穗兼收机2台、克拉斯860型青储收割机1台、对统部镇集体经济产业园进行提升。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统部镇政府,机械设备由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使用,修缮提升之后的棚圈、暖棚对外出租获得收益。年收益金按投入衔接资金数额的3-5%收取。其中6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4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农技培训。项目直接带动500户种/养殖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方式参与进来,培育壮大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0户专业种植大户,种植、加工、存储环节可带动务工就业1590人,其中脱贫和监测人口120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5月3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三级(水肥一体化房屋为活动板房)。带动农户增收:≥1200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7.3万吨,年收入≥6000万元。带动合作社数量≥2家,带动农牧户人数≥1590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工程使用年限≥20年。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12、统部镇板石房子育肥牛扶贫产业园区路面硬化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统部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统部镇板石房子村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315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

2)省级资金215万元,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5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为板石房子育肥牛扶贫产业园区配套路面硬化、护坡、排水等配套设施。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属于基础设施类,直接安排务工就业60人,项目实施过程中吸引务工就业300人次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可通过务工就业、饲草料出售、牛粪资源化利用环节获得收益。 

项目绩效目标: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四级(C20混凝土)。带动种养殖大户≥14家,带动农牧户人数≥60人,受益人口满意度≥100%。工程使用年限≥20年。项目建成后,扶贫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吸纳养殖大户30户,肉牛存栏数接近万头,育肥牛比重上升至70%,直接安排就业60人。项目实施过程中吸引务工就业300人次以上。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

13、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 十二吐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十二吐乡苏泗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6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

2)省级资金45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保鲜库800平方米,新建制菌车间1200平方米,铺设输电线路6000米,新建600立蓄水池1座,铺设输水官网8000米,新修路网(砂石)3000米,新打配机电井2眼(含井室、水泵等),新增变压器100KVA/250KVA各一台套(含高压线路)。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十二吐乡人民政府所有,由行政村经营,属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与食用菌棚一同产生收益。与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合作,产权属于村集体,与企业和合作社合作的,按照相关规定抵押相关固定资产,并签订抵押合同。与种养殖大户合作的,签订租赁合同,同时上缴部分抵押金,并找有能力的大户做担保。带动农户发展生产,项目建成后全乡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在食用菌基地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7个行政村20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依托食用菌主导产业,带动务工20人,人均增收6000元,其中脱贫人口8人;土地流转增收,流转土地300亩,流转期限10年,每年流转费18万元,覆盖32户58人,亩均增收600元,其中脱贫人口13户24人。 

项目绩效目标:新建保鲜库800平方米,新建制菌车间1200平方米,铺设输电线路6000米,新建600立蓄水池1座,铺设输水官网8000米,新修路网(砂石)3000米,新打配机电井2眼(含井室、水泵等),新增变压器100KVA/250KVA各一台套(含高压线路)。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7个行政村20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2、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依托食用菌主导产业,带动务工20人,人均增收6000元,其中脱贫人口8人;3、土地流转,流转土地300亩,流转期限10年,每年流转费18万元,覆盖32户58人,亩均增收600元,其中脱贫人口13户24人。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4、林西镇城市菜园二期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林西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镇常胜村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2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标准化双层冷棚20座并配套简易水肥一体化,铺设电缆945m、水管1198m、砂石路4000㎡。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常胜村委会所有,采取租赁的合作方式,年收益金按约5%收取约20万元。其中:25%用于公益岗工资;25%用于基础设施维护,25%用于特困人员临时救助,25%用于积分制管理。同时带动务工就业35人,其中脱贫人口(监测人口)12,人均增收4000元。流转土地100亩,流转期限5年,每年流转费700元/亩。“1+3”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1”即在林西镇常胜村打造城市菜园项目,注册林西镇城市菜园专属品牌,优选良种,使用有机肥、农家肥,打造高中低三档差异化产品。“3”即从三个方面获得收益:一是采用“菜园+庭院+保底+市场”的模式,发展庭院经济,完善生产设施,新建大棚、鸡舍、葡萄架,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获得生产性收益,预计人均增收2000/年;二是提供就业岗位,优先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获得工资性收益,预计人均增收5000元/年;三是培育精品蔬菜,培育多种精品蔬菜,育苗成熟后出售给村民,并指导种植技术,菜品成熟后村民面向市场销售或反售给菜园统一销售,获得经营性收益,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时效指标:预计2023年底完成项目建设。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建设安全等级:一级。带动农户增收:≥4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300亩。年收入:≥6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725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15人。受益人口满意度:≥100%。工程使用年限≥8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5、十二吐乡五化引领示范区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 十二吐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十二吐乡巴吉沟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2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25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依托巴吉沟村五化引领产业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探索提升农业产业服务化水平。采购专业化农机设备16台套,包含大型拖拉机2台、残膜回收机2台、小麦收割机1台、拾禾器1台、放片机1台、大豆收割机1台、大豆挠台1台、大豆配件1台、玉米收割机1台、秸秆打捆机2台,翻转犁1台、植保无人机2台。完善农村农机服务体系,打造产学研示范片区。完善农村农机服务体系,打造产学研示范片区。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巴吉沟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合作社经营,采取租赁和土地入股合作方式,年收益金按5%收取收益金。农机具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金统筹用于全乡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型公益事业、积分制管理及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特困人口临时救助等。与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合作,产权属于村集体,与合作社合作的,按照相关规定抵押相关固定资产,并签订抵押合同。与种殖大户合作的,签订租赁合同,同时上缴部分抵押金,并找有能力的大户做担保。直接参与生产经营获得收益,农户直接参与种植杂粮杂豆、玉米等农副产品获得收入,亩均增收500元;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依托十二吐乡杂粮全产业链条,带动务工40人,人均增收4000元,其中脱贫人口12人;土地流转增收,流转土地5000亩,每年流转费200元,覆盖农户190户401人人均增收1500元;收益分红增收,农机具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金统筹用于全乡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型公益事业、积分制管理及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特困人口临时救助等;农户通过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乡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3个行政村12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

采购专业化农机设备16台套,包含大型拖拉机2台、残膜回收机2台、小麦收割机1台、拾禾器1台、放片机1台、大豆收割机1台、大豆挠台1台、大豆配件1台、玉米收割机1台、秸秆打捆机2台,翻转犁1台、植保无人机2台。完善农村农机服务体系,打造产学研示范片区。可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依托十二吐乡杂粮全产业链条,带动务工40人,人均增收4000元,其中脱贫人口12人;流转土地5000亩,每年流转费200元,覆盖农户190户401人人均增收1500元。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6、五十家子镇肉牛养殖示范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五十家子镇南沟门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29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150万元,其中: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0万元;

2)省级资金14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智能牧场厂房600平方米,草料库750平方米,配备自动化上水设备一套(水泵,恒压供水控制器,配线等),输水管道1500米;电力配备300KVA变压器一台,安装低压配电箱一台,低压线路线缆3000米;砂石路2000米,标准化棚圈院墙2000延长米等。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五十家子镇所有,由五十家子镇肉牛养殖协会自主经营,采取租赁合作方式,预计年收益金按5%收取。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包括托管代养、技术服务(种养殖技术及品种改良)等示范引领;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资产收益、饲料价格回馈养殖户。项目建成后农牧户(脱贫户和监测户)7户可直接入园经营,户均年增收10万元。项目计划流转土地40亩,涉及农牧户(脱贫户和监测户)13户,每年每户可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50元/亩。

项目绩效目标:该项目资金在本年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建设时限:336天(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7月3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 %。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二级。带动农户增收:≥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年收入:≥10万元。 带动农牧户人数:12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3人。 受益人口满意度:≥98 %。工程使用年限≥ 20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7、林西县新林镇永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新林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新林镇上升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635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6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35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冷棚20栋,基础设施配套100/KVA200KVA变压器各1台(含高低压线路)、新打机电井2眼、新建300立蓄水池1座、增压泵站1处、埋设输水管网5000米,新增田间作业路4000米及园区排水等工程。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新林镇政府所有,由行政村负责经营,采取招商引资合作方式,产业园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资金统筹用于全镇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特困人员临时救助、积分制管理等。同时带动务工就业30人,其中脱贫人口(监测人口)20人,人均增收1.5万元。本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产权归新林镇政府所有,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签订园区租赁使用协议。同时为避免项目建设内容出现闲置,企业将其自身所持有的相关生产设备按照相关规定向新林镇政府进行抵押,签订抵押合同,并一次性缴纳5年园区经营保证金200万元。通过与20户农牧户(含1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签订订单农业协议,每年收购农牧户食用菌1万斤/棚,每户每棚食用菌可增收1.5万元。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本项目位于上升村,能辐射新合村、鹿山村、七一村等周边群众100人在园区务工,其中脱贫人口40人,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项目计划流转土地570亩,涉及农牧户55户100人,脱贫户和监测户20户30人,每年可增加土地流转收入300元/亩。带动发展壮大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年菌棒生产能力达300万棒以上,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质效,提升当地群众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种植效益。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产权归新林镇人民政府,由镇政府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预计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种植、劳动务工等方式,带动人口100人,其中脱贫人口20人左右,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受益人口满意度达98%以上,切实提高脱贫户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项目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相关内容,项目验收合格率100%。将继续扩大全镇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将脱贫户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近就地务工。建设时限:300天。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1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合格级。带动农户增收:≥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年生产产品数量:≥200万棒。年收入:≥200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100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40人。受益人口满意度:≥ 98 %。工程使用年限≥10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8、五十家子镇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五十家子镇轿顶山村、东敖包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6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3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30万元;

2)省级资金94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40万元;

3)市级资金3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3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利用衔接资金建设发菌棚39个,出菇棚89个,建设水井2个,自动化上水两套,主管道9792米,入棚管道2660米,配备电压器一台,低压电缆6310米,砂石路26350平方米,低压配电控制柜15台等。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五十家子镇所有,由企业主导经营,采取租赁合作方式,预计年收益金按5%收取。其中:60%用于全镇脱贫及监测户收益分红,4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企业以抵押的形式与政府签订租赁合同三年,且企业在五十家子镇投资多、利益好,降低了资产闲置的风险;政府投资的资产属于五十家子镇,避免了资产外流风险;林西县食用菌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集菌棒制作、种植、深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强。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包括订单生产、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技术服务;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资产收益分红,项目建成后,收益金的60%用于全镇脱贫人口与监测户收益分红。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建成后,收益金的40%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项目计划流转东敖包村土地200亩,轿顶山村土地290亩,涉及农牧户(脱贫户和监测户)25户,每年每户可增加土地流转收入东敖包村500元/亩,轿顶山村300元/亩。

项目绩效目标:该项目资金在本年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建设时限:336天(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6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建设安全等级二级。带动农户增收:≥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1.6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1218.17(吨、亩等)。年收入:≥104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49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24人。受益人口满意度:≥ 98 %。工程使用年限≥20年。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19、温室大棚提档升级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农牧局 

项目实施地点:大营子乡幸福村、大营子乡大营子村、十二吐乡十二吐村、十二吐乡西山根村、十二吐乡乌兰沟村、大井镇大发村、官地镇下官地村、新城子镇双兴村、新城子镇七合堂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5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对1000栋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其中:加装水肥一体化设备1000套,自动喷药机1000台,自动放风机1000台,自动卷帘机1000台。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依托蔬菜主导产业带动农民872人,人均增收4000元,其中脱贫人口300人;风险防控措施:与施工单位签订协议,确保购买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带动农户经营,项目建成后农牧户(脱贫户和监测户)500户可直接入园经营,年均增收3500元。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年均增收350万元。建设时限:330天(月)。 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2年12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一 级。带动农户增收:≥2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 年生产产品数量:≥ 10000吨(吨、亩等)。年收入:≥ 300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872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300 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 %。工程使用年限≥ 5 年。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20、沿查干沐沦河农耕示范带——粮改饲转化项目二期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大井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大井镇东方红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338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3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提升任务)338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场地硬化 6000 ㎡,800 吨钢板仓 2 座,500 吨潮粮仓 1 座,地下排水设施 1 套。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自主经营增收,贫困户和一般户与饲料厂签订种植合同,供应饲料加工玉米原料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增收。可带动约20人受益。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收益分红增收,项目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资金统筹用于全镇公益岗工资、小型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维护、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管理等。务工增收,项目建成后全镇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在饲料厂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2个行政村10人务工就业,其中2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项目绩效目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玉米压片500万吨左右,建设时限:210天(7个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0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 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2级,带动农户增收≥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年生产产品数量≥ 玉米压片500万吨,年产值≥50万元,带动农牧户人数30人,其中,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2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0%,工程使用年限≥10年 。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

21、林西县新林镇2023年以工代赈苏人牧场生态林节水灌溉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发改委

项目实施地点:新林镇湖泗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4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400万元,其中:中央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敷设输水管网总长度55.85万米,其中:管径DN110镀锌管长1500米,管径DN90PE管长5000米,管径DN63PE管长12000米,管径DN16PE管长540000米。建设60立方米水罐5个,配套相应管材的配件等。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本项目为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对象为林西县范围内居民,预计吸纳当地群众80人参与工程建设,直接发放劳务报酬100万元。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建设可发放劳务报酬100万元,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解决新林镇节水灌溉条件,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建设奠定基础保障。

建设期限:2023年至2024年

(二)易地搬迁后扶方面4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2805万元,其中:

22、林西县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新城子镇岗岗坤兑村育肥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发改委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岗岗坤兑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7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750万元,其中:易地搬迁后扶资金7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棚圈20栋共计14000平方米,草料库4栋共计1087平方米,青储窖2500立方米,管理房1栋70平方米,3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及水电路配套基础设施。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一是生产经营有收益,二是基地务工有薪金,三是土地流转有租金。

项目绩效目标:一是项目准时开工、按时完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一是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收益金额为投资额的5%,租金收益60%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救助、小型公益事业。二是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另一方面将吸纳附近农户进行季节性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通过项目实施可使34户70人获得收益。

建设期限:2023年至2024年

23、林西县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十二吐乡食用菌冷棚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发改委

项目实施地点:十二吐乡苏泗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8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850万元,其中:易地搬迁后扶资金8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食用菌双层冷棚100栋。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项目准时开工、按时完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一是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收益金额为投资额的5%,租金收益60%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救助、小型公益事业。二是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另一方面将吸纳附近农户进行季节性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项目绩效目标:全乡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在食用菌基地优先就业,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附近7个行政村20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2、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依托食用菌主导产业,带动务工20人,人均增收6000元,其中脱贫人口8人;3、土地流转,流转土地300亩,流转期限10年,每年流转费18万元,覆盖32户58人,亩均增收600元,其中脱贫人口13户24人;4、资产收益,收益分红增收,产业园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金统筹用于全乡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型公益事业及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特困人口临时救助等。

建设期限:2023年至2024年

24、林西县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大营子乡智能水肥一体化冷棚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发改委

项目实施地点:大营子乡二八地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8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800万元,其中:易地搬迁后扶资金8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125栋智能冷棚(8.5m*80m))蓄水池1座,洗井1眼,井房1座,变压器1台套。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该项目建设完成后产权归二八地村集体所有,由企业负责运营,预计每年上缴冷棚投资额的5%作为本项目收益金。本项目年收益金全部用于二八地村移民搬迁安置点,涉及两个搬迁安置点共182户364人,主要用于积分制管理、社会化服务、后续产业维护、公益岗位设置、壮大村集体经济。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让25户群众每年获得约3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该项目建设后,可产生约65个务工岗位(含15名搬迁群众),每人每年增收7500元左右。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周边群众可以更新蔬菜品类、优化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每年间接提高土地经营性收入5%。

项目绩效目标:一是项目准时开工、按时完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一是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收益金额为投资额的5%,租金收益60%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救助、小型公益事业。二是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另一方面将吸纳附近农户进行季节性务工,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建设期限:2023年至2024年

25、林西县2023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新林镇设施农业大棚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发改委

项目实施地点:新林镇上升村。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45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405万元。其中:易地搬迁后扶资金45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食用菌棚70栋,均为双层冷棚,总建筑面积为41040平方米。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可提供长期岗位,也可进行短期务工,预计可吸纳20名左右的脱贫人口进行季节性打工,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土地流转,流转土地105亩,流转期限10年,每年流转费31500万元,覆盖25户43人,亩均增收300元,其中脱贫人口12户25人;资产收益,收益分红增收,产业园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为扶贫资金约定收益部分的5,收益金统筹用于全乡公益岗工资、基础设施维护、壮大村集体经济、小型公益事业、积分制管理及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特困人口临时救助等。

项目绩效目标:一是项目准时开工、按时完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一是以出租的方式获取收益,收益金额为投资额的5%,租金收益60%用于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4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救助、小型公益事业。二是一方面带动脱贫户发展设施农业,另一方面将吸纳附近农户进行季节性务工,年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建设期限:2023年至2024年

(三)乡村建设行动方面6个项目,投入整合资金2735.21万元,其中:

26、林西镇东风村乡村建设综合治理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林西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镇东风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33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市级资金3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3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仓储库1115平方米、地面硬化1194平方米、大门13米、排水渠200米、院墙61米。户厕改造:共改造107户386人。新建污水主管网2512米、分管网3200米;50立方米化粪池2个、污水检查井69个。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仓储库项目建成后,产权归东风村集体所有,采取外出租赁方式,出租仓库。污水管网建成后,可解决全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水改厕,受益107户386人,辐射农户527户、1231人,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建设安全等级:壹 级。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117人。受益人口满意度:≥ 95%,可持续影响指标:工程使用年限≥ 20年。

项目绩效目标:污水管网建成后,可解决东风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和改水改厕,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稳步推进全县农村卫生户厕精准化、科学化改造。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改,确保一户不漏、一户不少。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幸福感,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仓储库建成后,产权归东风村集体所有,由第三方运营公司经营,采取集中经营方式,年收益金按注入资金5%收取7.5万元。其中:25%用于扶持脱贫人口、监测人口;25%用于积分制管理;25%用于公益岗位设置及特困人员救;25%用用于产业项目维护。同时带动务工就业10人,其中脱贫人口(监测人口)5人,人均增收6000元。

建设期限:2023年5月—2023年11月

27、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项目实施地点:9个乡镇54个行政村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117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省级资金117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7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卫生户厕(水冲式)1807户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新建卫生户厕,让我县9个乡镇的常住户1807户的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即能解决老人如厕难的问题,又能解决农村的人居环境,让农户的居住环境得以有效提升。

项目绩效目标:新建卫生户厕1807户。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28、林西县2023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水利局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新林镇毡铺村、八一村、官地镇二段村、五十家子镇东敖包村、统部镇统部村、甘珠庙村、水头村、十二吐乡枕头沟村、乌兰沟村

项目投资:计划投资500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2)省级资金50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0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新打人饮井12眼,配电14处、铺设管道40km。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改善群众饮水及牲畜饮水条件。

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当年完成全部投资。建设时限:10个月。项目投入使用时间:2023年12月1日。设计、建设管理达标率100%。 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受益农牧户人数:6400人。受益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30人。受益人口满意度:≥95%。工程使用年限:长期

建设期限: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

29、林西县下场村旅游公路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林西县交通局

责任单位:新城子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地点:新城子镇下场村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235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2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235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三级油路0.93公里,路基宽7.5米,路面宽7米。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完成下场村旅游公路项目,助力下场村旅游产业发展。

项目绩效目标: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3748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满意度98%;完成三级油路0.93公里。

建设期限: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

30、2023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林西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公路管护和运输保障中心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镇、十二吐乡、大井镇、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401.21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401.21万元。其中: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401.21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完成18条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其中C023乌兰沟-巴吉沟14.8公里、C027枕头沟门-十二吐村4.8公里、C111大营子-北井子3.4公里、C028大营子-黑山嘴子2.9公里、C150锅撑子山-苏泗汰二队3.6公里、C029锅撑子山-马岱沟2.8公里、C101马岱沟-敖包9.0公里、C068糖厂路3.8公里、C030黑水-回民营子1.3公里、C040土庙子-小河南2.8公里、C042土庙子村一组-土庙子村十组0.8公里、C156河沿新村-工业园区6.1公里、C055大桥道班-南门外3.7公里、C035良种场-周家大院5.9公里、C073周家大院-杜家店3.6公里、C072二道营子-三道营子大棚3.5公里、C076四和东梁-温都6.3公里、C084中兴-三道西1.5公里,合计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0.6公里。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具体设施的设置,使这些设施各自发挥不同的防护以及警示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提升沿线居民出行安全性、满意度,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总投资401.21万元,共计18条线路、80.6公里。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31、2023年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林西县乡村振兴局、林西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林西县公路管护和运输保障中心

项目实施地点:林西镇、新林镇、大营子乡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99万元。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1)中央资金99万元。其中: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99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完成八家东沟桥、石匠山桥、良种场桥3座危桥改造,其中石匠山桥全宽9m,全长23.55m小桥拆除新建2-8米小桥、良种场桥全宽9m,全长21.17m小桥拆除新建2-8米小桥、八家东沟桥全宽9m,全长22.21m小桥拆除新建2-8米小桥。

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完成三座危桥改造工程、有效提升沿线居民出行便捷性、安全性,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让沿线村民走上放心桥。

项目绩效目标:项目总投资99万元,共计3座危桥。

建设期限: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

四、监管措施

(一)整合资金必须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项目建设,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截留。

(二)资金拨付实行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制度,由项目牵头实施部门申报,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财政局拨付资金。

(三)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及时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资金分配、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五、组织保障

(一)制定整合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旗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制定了《2021年林西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林西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确保资金拨付进度。

(二)编制项目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向,各项目牵头单位尽快编制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建设地点、带动脱贫人口方式,收益情况、资金使用效率等。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研究纳入统筹整合使用的具体资金范围和使用投向。

(四)强化项目实施监管。项目实施要严格履行财政评审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公开招投标制度、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项目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各项手续完备、程序依法合规。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由项目牵头部门依法履行各项审批程序,项目实施部门全程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五)严格监督考核。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监管重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大对资金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纪检监察部门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蒙ICP备050047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00053  蒙公网安备15040002000101
主办:赤峰市人民政府 承办: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334134
建设管理:赤峰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新城区玉龙大街1号党政综合楼 邮编:024000

蒙ICP备1900251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030014  蒙公网安备15040302150577
主办: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赤峰市元宝山区人民政府  地址: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务局三楼
联系电话:0476-3512681(政府办公室)  0476-3518200(政务服务局)  网站地图

蒙ICP备16004577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240018  蒙公网安备15042402150444号
主办:林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5322212  网站地图

蒙ICP备170052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250026  蒙公网安备15042502150445号
主办: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  承办: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76-5322212   地址: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应昌街道北段   网站地图

蒙ICP备19002805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300045  蒙公网安备15043002000017号
主办:中共敖汉旗委员会、敖汉旗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76-4322588   地址:敖汉旗党政综合楼   网站地图

蒙ICP备1100096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290065   蒙公网安备15042902150470号
主办:宁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4231043(仅受理网站事宜)   地址:宁城县政府党政综合楼   网站地图

蒙ICP备0500224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020026   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46号
主办: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476-8253726(仅受理网站事宜)   网站地图

蒙ICP备1900331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040025   蒙公网安备15040402000143号
主办: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76-8446831   地址:赤峰市松山区友谊大街东段  网站地图

蒙ICP备05003979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210033    蒙公网安备15042102000114号
主办: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76-7232909   地址:阿旗党政综合楼321室    网站地图

蒙ICP备15002593-3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220024    蒙公网安备15042202000014号
主办:巴林左旗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76-7232909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契丹大街中段    网站地图

蒙ICP备0500192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230022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
主办:巴林右旗人民政府  承办:巴林右旗政务服务局
联系电话:0476-6216102   地址:巴林右旗党政办公楼    网站地图

蒙ICP备1400369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04260022    蒙公网安备15042602000100号
主办: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翁牛特旗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联系电话:0476-6360788   网站地图

蒙ICP备0700027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4280030    蒙公网安备15042802150438号
主办单位: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476-3759736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党政综合楼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